当孩子不想上学时,父母该如何正确引导?

图片[1]-当孩子不想上学时,父母该如何正确引导?-苏小兵家庭教育

青春期是孩子成长中至关重要的阶段。然而,许多家长却发现,孩子在这个时期逐渐对学习失去兴趣,甚至出现厌学情绪。这种情况并不少见,但对于家长来说,却常常是一段令人焦虑和无力的时光。那么,当青春期的孩子不愿意学习、不想上学时,家长究竟可以怎样帮助他们呢?以下几点建议或许能给你一些启发。

1、保持良好的沟通
如今的孩子学习压力普遍较大,如果父母缺乏沟通,往往会忽视孩子背后的心理困境。家长可以在孩子放学后,主动聊聊一天的收获与感受,了解他们是否感到紧张或焦虑;在考试成绩不理想时,给予安慰和鼓励,帮助孩子总结经验,而不是一味责备。若发现孩子情绪低落,要第一时间关心,并告诉他们:无论遇到什么困难,父母都会陪伴、支持和共同面对。
我自己曾经因不懂方法,总是用吵骂来逼迫孩子学习,结果只会让矛盾加深。后来学习了一些系统的亲子教育方法,学会了倾听和沟通,孩子逐渐走出了厌学情绪,现在不仅主动学习,也更加懂事了。

2、找出孩子厌学的真正原因
厌学并不是“懒惰”的简单表现,每个孩子背后都有不同的原因。可能是对学习缺乏正确认知、缺乏动力,也可能是学习方法欠缺,或者承受了过大的压力。父母要和孩子坦诚交流,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,只有找准了原因,才能“对症下药”,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。

3、帮助孩子设定合理的学习目标
没有目标的学习容易让孩子陷入松懈和迷茫。父母可以引导孩子同时制定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:例如,一周的学习任务、一个月的小计划,以及学期的整体目标。近期目标容易实现,能够增强孩子的信心,同时也为远期目标打下基础。目标设置不宜过高,要略有挑战性,让孩子在逐步达成中激发潜能。

4、培养积极的人生观与价值观
一个内心健康、拥有积极人生观的孩子,不会轻易被外界的评价和分数左右。学习只是人生的一部分,不是全部。家长不要过分强调成绩,而是要引导孩子把学习看作是一种提升自我、探索世界的过程。

5、鼓励孩子发展兴趣爱好
青春期的孩子需要在兴趣和爱好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。父母可以支持孩子尝试不同的活动,例如运动、艺术、阅读或社团活动,让他们在兴趣中增强自信,提升情商和人际交往能力。这样,孩子也更容易在学习和生活中找到平衡。

6、适度让孩子体验生活的艰辛
当孩子一再坚持“我就是不想上学”时,道理可能已不再奏效。此时,家长不妨让孩子亲身体验一下社会的现实,比如参与兼职或简单劳动。通过这种方式,他们会逐渐意识到:没有知识和技能,未来的生活会受到很大限制。这种体验往往能帮助孩子重新认识学习的意义,并主动思考自己想要的生活。

总而言之,孩子的厌学并不是无法化解的难题,关键在于父母是否能以理解和耐心去倾听,找到真正的问题,并给予孩子正确的引导和支持。

© 版权声明
THE END
喜欢就支持一下吧
点赞8 分享
评论 抢沙发

请登录后发表评论

    暂无评论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