孩子顶撞、发脾气?家长先做好这3件事

图片[1]-孩子顶撞、发脾气?家长先做好这3件事-苏小兵家庭教育

不少父母倾诉孩子进入青春期后,变得不再“乖巧听话”,甚至出现了顶撞、冷漠、攻击性的行为。父母既焦虑又无助,感觉每天都在一场场家庭“战争”中度过。其实,这种现象并非个别,而是青春期成长中常见的表现。

我完全理解父母们的心情,但也想替孩子说句话。青春期是自我意识快速觉醒的阶段,孩子们渴望独立,渴望被理解,却又常常缺乏合理表达情绪的方式。当父母继续以“控制”“训斥”的方式回应时,孩子很容易表现出攻击性甚至对抗情绪。

很多家长的教育,还停留在“养”的层面,提供了优越的生活条件,却缺乏真正的“育”。他们把教育责任推给学校和补习班,习惯用金钱满足孩子,却忽视了孩子的心理需求。当问题行为出现时,才慌乱寻找答案。然而,教育不能等到“出事”才开始修补。

如果父母能在孩子情绪爆发之前,就给予足够的理解和爱,接纳他们的“不一样”,并通过健康的方式引导,孩子往往能更顺利度过青春期。事实上,这一阶段,更是父母与孩子修复关系、建立信任的关键时期。

那么,当孩子表现出攻击性时,家长该怎么做?以下3件事尤为重要:

1️⃣ 保持沟通,而不是批评
沟通是缓解冲突的钥匙。与孩子交流时,父母要放下居高临下的态度,真心去听他们的想法和感受。不要急着否定、指责,而是用耐心去理解背后的需求。很多时候,攻击性的背后是无力感和求助信号。

2️⃣ 给予支持,而不是推开
青春期的孩子会频繁遇到挫折:学习压力、同伴关系、身份认同……当他们失落时,最需要的不是指责,而是父母的支持和鼓励。哪怕只是一个认可的眼神、一句温和的鼓励,都会成为孩子对抗焦虑的力量。

3️⃣ 共同成长,而不是单向要求
青春期不是孩子一个人的“考验”,更是家长自我成长的机会。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管理方式,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,与孩子一起探索、一起学习,才是陪伴他们走过青春期的最佳方式。

记住:孩子的攻击性不是“坏掉”,而是在用笨拙的方式表达情绪。父母若能以理解代替责备,以陪伴代替控制,就能帮助孩子平稳度过这个关键阶段。

© 版权声明
THE END
喜欢就支持一下吧
点赞8 分享
评论 抢沙发

请登录后发表评论

    暂无评论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