![图片[1]-厌学不可怕,家长的理解和引导才是解药-苏小兵家庭教育](https://www.jiating123.com/wp-content/uploads/2025/08/image-54-1024x683.png)
在教育孩子的漫漫长路上,“厌学”这只拦路虎,常常让家长们措手不及。当孩子满脸困惑,甚至带着几分沮丧地问出:“妈,学习有啥用?”相信很多父母心头都会一紧,焦虑感瞬间涌上心头。
孩子产生厌学情绪绝非小事,这背后可能有着复杂的原因:学业压力过大、家庭氛围紧张,或者是人际交往上的困扰。家长若一味指责,往往只会让情况更糟。那么,当孩子厌学时,父母到底该做好哪4件事呢?
一、停下指责,先倾听孩子的心声
如今的孩子,学习压力一点不比大人工作轻松。从早到晚,各种课程、作业和考试压得他们喘不过气。就像电视剧《小舍得》里的米桃,明明成绩优异,却在父母的高期望和同学的家庭对比中,逐渐陷入厌学情绪。现实中,这样的例子更是比比皆是。
很多家长看到孩子成绩下降,第一反应就是批评:“你怎么这么不努力?”“别人能学好,你为什么不行?”可这样的指责,只会让孩子更加抵触学习。真正聪明的父母,会先克制焦急情绪,找一个安静的时刻,和孩子好好聊聊。问问他们学习上遇到什么困难,是知识点太难,还是作业太多?在学校有没有不愉快的事?让孩子把心里的委屈与烦恼倾诉出来,家长才能真正找到问题的症结。
二、反思教育方式,放下过高期望
不少家长对孩子的要求过高,总希望他们样样出色、步步领先。望子成龙、望女成凤的心情可以理解,但如果目标设得过高,往往只会压垮孩子的热情。
朋友家的小宇,从小被报满了各种辅导班,几乎没有休息时间。结果他越来越讨厌学习,成绩反而大幅下滑。后来父母调整了方式,不再单纯盯着分数,而是多关注小宇的兴趣和长处。渐渐地,小宇重新找回了自信和学习动力。
家长们不妨扪心自问:是不是给孩子的压力太大了?是不是只关注成绩而忽视了他们的感受?适当放下过高期望,把关注点放在孩子的努力和成长上,他们才会更愿意主动学习。
三、帮助孩子树立目标,找到学习的意义
许多孩子觉得学习没用,本质上是因为他们没有目标,不知道学习到底是为了什么。此时,家长需要引导他们找到方向。
可以和孩子聊聊未来的梦想:他们想成为什么样的人?想做什么工作?再根据孩子的兴趣,帮他们制定阶段性目标。比如,想当科学家,就要先打好数理化的基础;想成为作家,就要多阅读、多写作。有了清晰的目标,学习就不再是被动的任务,而是通向梦想的必经之路。
四、营造良好氛围,做孩子的榜样
家庭氛围对孩子的学习态度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。如果父母一回家就躺着刷手机,却要求孩子埋头学习,孩子自然会心生抵触。
家长不妨营造一个积极的学习氛围:在家里设置书角,和孩子一起读书、讨论问题,或者分享自己的学习和工作经验。让孩子看到,学习并不是他们孤单的事,而是全家共同的习惯。父母的身教,往往比千言万语更有力量。
孩子的厌学情绪,并不是无法跨越的难关。只要家长愿意放下指责,倾听和理解,调整教育方式,帮助孩子找到目标,并创造积极的学习氛围,他们一定能重新燃起学习的热情,走上更加自信和坚定的成长之路。
暂无评论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