![图片[1]-近朱者赤,近墨者黑:家长如何帮孩子远离不良朋友-苏小兵家庭教育](https://www.jiating123.com/wp-content/uploads/2025/09/image-1.png)
许多家长在孩子进入青春期后,都会面临“孩子交友”的困扰。小林的故事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:小学时,他是老师和同学眼中的好学生,成绩优异。但进入初中后,由于父母忙于工作、缺乏陪伴,他逐渐与一些不良朋友混在一起。这些朋友不仅影响了他的学业,还让他染上了抽烟、打架等坏习惯。
在班级里,他开始口出狂言,对老师的批评充耳不闻,甚至顶撞老师。一次小小的矛盾,他还纠集“朋友”对同学动手,最终被学校通知家长前来处理。
类似的案例在我们身边并不少见。家长们深知“近朱者赤,近墨者黑”,却发现孩子对劝告往往充耳不闻,甚至越是被禁止结交的人,他们反而越要靠近。交友不慎,不仅会耽误孩子学业,还可能影响未来的人生道路,甚至触碰法律红线。面对这样的难题,家长常常感到无力。
孩子误交损友的三大原因
1. 缺乏是非标准
青春期的孩子判断力有限,难以分清朋友的好坏。吸烟、打架等行为看似“酷”,很容易吸引他们;一些过度追求成人化的外在表现,也可能成为孩子盲目模仿的对象。结果,他们在好奇与虚荣的驱使下,渐渐被不良朋友拉下水。
2. 家庭环境与个人困境
如果家庭不和睦,父母争吵不断,或缺乏陪伴与关心,孩子容易缺少安全感。在学校里若成绩不理想、得不到尊重,他们更容易被边缘化。此时,所谓的“坏朋友”群体,正好提供了他们渴望的认同与支持。正因境遇相似,他们彼此吸引,形成了“物以类聚”的小圈子。
3. 严厉管教引发叛逆
有些家长对孩子要求过高、过于苛责,孩子在家里长期得不到理解和尊重,就会把友谊当成心灵的寄托。和“损友”在一起,他们能感受到被接纳、被理解,这种反差更容易让孩子逆反,走向家长反对的那一边。
家长的应对策略
1. 设定交友准则
家长要帮助孩子建立交友标准:德才兼备的朋友值得结交,有德无才者也可相伴;而有才无德或无德无才的人,则应提醒孩子保持距离。关键在于提前引导,而不是事后强行阻拦。
2. 构建良好的亲子关系
和谐的亲子关系是最好的“保护伞”。家长要多花时间陪伴孩子,尊重他们的想法,关注他们的兴趣。面对孩子的小错误,要多些肯定与鼓励,少些苛责与否定。孩子在家庭中感受到温暖和力量,自然不需要在“损友”身上寻找归属感。
3. 智慧应对不良朋友
当孩子已经与不良朋友交往时,家长要冷静对待,避免打骂或强硬隔绝。更有效的方式是通过理解、引导、信任和尊重,让孩子在情感支持中逐渐远离不良关系。与其强行禁止,不如通过“疏导”的方式,让孩子学会分辨和选择。
结语
青春期的孩子交友如同一面镜子,映照出他们的内心需求和家庭状况。家长既要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交友观念,也要通过亲子关系给予他们温暖和力量。只有这样,孩子才能在复杂的社交环境中保持清醒,远离不良影响,走上健康成长之路。
暂无评论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