孩子厌学别硬逼,这三招让他主动爱上学习

图片[1]-孩子厌学别硬逼,这三招让他主动爱上学习-苏小兵家庭教育

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,厌学似乎是很多家庭都会遇到的“拦路虎”。尤其是在初中阶段,学业压力增加,青春期情绪波动大,不少孩子会表现出对学习的抗拒——作业拖延、上课走神、甚至干脆逃避课堂。

家长们常常急得团团转:讲道理没用,骂孩子更反感,甚至连奖励和威胁都失去了效果。其实,厌学并不是孩子“懒”或“不懂事”,而是他们的学习动力和内在兴趣受到了影响。要想让孩子重新爱上学习,不是单靠逼,而是要从以下三方面入手。

第一招:先帮孩子找回“自信心”

很多孩子的厌学,源于一次次的挫败感。成绩下滑、作业没完成、被老师批评……这些负面经历会让孩子觉得自己“不行了”,从而产生回避心理。

家长要做的,是帮助孩子看到自己的优势和进步。

  • 不要总盯着分数,可以关注“你今天认真完成了作业”“你这次作文比上次进步了”这样的细节。
  • 给孩子设定可实现的小目标,比如先把一道数学题弄懂,而不是一下要求全科优秀。

当孩子发现自己是“能做到”的,自信心会一点点回来,学习的动力自然也会慢慢恢复。

第二招:让学习变得有趣

枯燥、单调的学习方式,是导致厌学的另一大原因。试想一下,如果一个人每天都要做同样的、让他提不起兴趣的事,他又怎么会积极呢?

父母可以帮孩子创造更有趣的学习体验:

  • 场景化学习:学英语时看电影、听歌曲;学科学时做简单的小实验。
  • 生活化结合:在买菜、做饭中算数学,在旅游中学地理。
  • 适当的游戏化:用学习打卡、积分奖励等方式增加成就感。

当孩子发现学习不仅仅是“刷题”和“背书”,而是可以和生活、兴趣联系起来的事情,学习就不再是压力,而是一种探索的乐趣。

第三招:建立正向的学习氛围

家庭氛围对孩子的学习态度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。一个经常吵架、充满压力的家,很难让孩子静下心来学习。

家长可以这样做:

  • 以身作则:家长自己也读书学习,让孩子看到学习是生活的一部分。
  • 减少负面评价:避免说“你再不学就完了”,多用“我相信你可以做到”这样的鼓励。
  • 营造学习时间:每天固定一段时间,全家人都安静做事,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。

孩子在一个支持和理解的环境中,更容易保持学习的专注与热情。

结语
从厌学到爱学,不是孩子一夜之间的转变,而是一个需要耐心和方法的过程。
家长要记住:学习是一场长跑,而不是百米冲刺。先帮孩子找回自信,再让学习变得有趣,最后用温暖的氛围守护,这三招就像三盏灯,会在孩子的求学路上,一点点照亮前行的方向。

只要我们不急不躁,陪着孩子走,他终会重新拾起那份对知识的热爱。

© 版权声明
THE END
喜欢就支持一下吧
点赞7 分享
评论 抢沙发

请登录后发表评论

    暂无评论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