别再翻旧账了,孩子需要的是信任,而不是提醒伤疤

图片[1]-别再翻旧账了,孩子需要的是信任,而不是提醒伤疤-苏小兵家庭教育

家长们常说,养孩子像一场修行。可在这条修行路上,我们有时会不自觉地走进一个陷阱——翻旧账
孩子一做错事,我们不仅提眼前的错误,还要把过去的“黑历史”一股脑儿翻出来,从一年级没写作业讲到上个月顶撞人,再捎上上周考试的粗心……

表面上是教育,实际上是“旧事重提”,像一把钝刀,一点点割掉亲子关系的温度。

一、为什么父母爱翻旧账?

其实,大多数父母翻旧账并不是为了故意伤害孩子,而是出于三种心理:

  1. 害怕孩子重蹈覆辙
    家长觉得,“你以前就错过一次,现在又这样,不得提醒提醒?”
    于是,一旦孩子犯错,就像自动触发了“回忆搜索”功能,把过往所有类似的情节统统搬出来。
  2. 情绪上头的发泄
    孩子的不当行为,让家长的委屈、愤怒、失望一起涌上来。情绪一激动,就忍不住翻出旧账,甚至想用“你以前也……”来加强指责的力度。
  3. 把过去的错当作教训
    很多父母以为,“重提旧事”能让孩子记住教训,其实多数孩子记住的不是教训,而是被翻旧账时的委屈与无力感

二、翻旧账,对孩子的隐形伤害

  1. 让孩子觉得“我永远不够好”
    孩子可能会想:“无论我怎么努力,爸爸妈妈还是会记得我之前的错。”
    这种感觉会让他们慢慢失去改正的动力——既然无法翻篇,何必努力?
  2. 让沟通变成拉锯战
    当父母不停翻旧账,孩子的第一反应不是反思,而是辩解,甚至反击:“那是以前的事,你干嘛老提!”
    沟通就这样演变成了互相攻击。
  3. 削弱亲子之间的信任感
    一个被旧事反复提起的孩子,会越来越谨慎,甚至不敢和父母分享真实的自己,因为害怕一旦说错、做错,就会被旧账“追杀”。

三、不翻旧账,不等于放纵孩子

有些父母会担心:那我不提过去的错,孩子是不是就不长记性了?
其实,不翻旧账,并不代表我们就要对错误视而不见,而是要让教育更聚焦、更及时、更温暖

做法一:聚焦当下的问题
孩子犯错时,先处理眼前的问题,比如孩子这次作业没写完,就谈这次的原因和改进方法,而不是绕回到他一年级时抄错题目的旧事。

做法二:情绪冷却后再沟通
当我们情绪很激动时,更容易翻旧账。这时先让自己冷静,比如先喝杯水、走开几分钟,再回到问题本身。
冷静后的沟通,更容易被孩子听进心里。

做法三:用“我感受”代替“你总是”
比如,把“你总是粗心”换成“我看到你这次写错了,我有点担心你的考试情况”,这样更容易让孩子理解父母的关心,而不是觉得被批评。

做法四:学会“只谈一件事”
一次沟通只解决一个问题,不把所有不满一次性倒出来,让孩子有信心处理好当下的事。

四、给孩子留一条“成长的清单”,而不是“错误的账单”

有位妈妈分享过自己的改变:
以前她的儿子成绩下滑,她会说:“你从小学开始就不爱复习,每次都这样。”
后来她改成了:“我知道你这次可能没复习到位,要不要我帮你做个复习计划?”
她发现,儿子不再和她对着干,反而愿意主动说:“妈妈,我可能数学有点跟不上,你帮我看看吧。”

孩子不是不懂错,他们只是希望父母给他们一个机会——相信他们能变好。
教育,不是翻出孩子的过去来吓唬他,而是牵着他的手往前走。

所以,下次孩子犯错时,不妨深呼吸,把“旧账”放回抽屉,只谈今天,只看现在。
因为,孩子也值得拥有“重新开始”的权利。

© 版权声明
THE END
喜欢就支持一下吧
点赞7 分享
评论 抢沙发

请登录后发表评论

    暂无评论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