警惕!过度溺爱可能导致儿童抑郁症,这些迹象你绝不能忽视!

今年9岁的小丽在同学眼中显得格外不同,因为她从8岁开始便饱受抑郁症的困扰,目前仍在接受抗抑郁药物治疗。小丽的父母在40多岁时才迎来了她的降生,对她宠爱有加。

然而,当她踏入学校后,缺乏之前的过分关照,使得她在情感上面临巨大的落差,最终导致抑郁症的发生。小丽的主治医生表示,去年他接待了10多个14岁以下的儿童抑郁症患者,儿童抑郁症的发病年龄正在逐渐降低。

父母过度溺爱可能导致抑郁症

小丽在广州市某小学三年级就读,从去年3月开始,她突然变得哭闹不止,对上学感到惧怕,学业成绩也从班级前10名迅速下滑至40名以外。父母对此感到非常担忧,于是带她去医院就医。广州脑科医院的副主任医师王医生指出,小丽刚入院时拒绝与医生沟通,只愿意以点头和摇头回应。经过了解,得知小丽由于父母的溺爱,缺乏独立性,导致了明显的心理落差,最终罹患抑郁症。经过心理辅导和抗抑郁药物的治疗后,小丽的情绪逐渐恢复。

王医生强调,抑郁症的形成与性格密切相关。家长应在儿童成长的关键阶段,鼓励孩子多与他人交流和参与群体活动,避免过度溺爱,以免造成心理落差,进而导致疾病的发生。

重要提醒:儿童抑郁症的高风险因素

  1. 家族史:有抑郁症家族史的孩子,发病率比没有病史的高出10倍,因此,这些家庭的孩子应特别关注其性格发展。
  2. 季节影响:在特殊季节,如清明和潮湿的季节,抑郁症发病率相对较高,儿童和成年人的心理健康都需引起重视。
  3. 药物治疗的局限性:目前尚无针对儿童的抗抑郁药物,治疗多采用成人药物,且副作用较大。王医生提醒,儿童在出现无故沉默和内向时,家长需及时进行心理辅导。如果能早期发现,轻微抑郁症的孩子可以不用药物治疗,以免承受药物的副作用。

如何预防儿童抑郁症?

  • 鼓励交流与群体活动:在成长过程中,父母应鼓励孩子多参与社交活动,增强其社交能力。
  • 适度的关爱与引导:父母需控制对孩子的溺爱,以避免心理落差的形成。
  • 关注心理健康:定期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,一旦发现异常,应及时进行心理咨询或治疗。

儿童抑郁症问题日益严峻,父母的教育方式对孩子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。通过适度关爱和科学引导,我们能够更好地帮助孩子健康成长,避免抑郁症等心理问题的发生。让我们共同关注儿童的心理健康,给他们一个阳光快乐的成长环境。

© 版权声明
THE END
喜欢就支持一下吧
点赞10 分享
评论 抢沙发

请登录后发表评论

    暂无评论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