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春期最好的教育不是吼回去,而是父母的情绪稳定

图片[1]-青春期最好的教育不是吼回去,而是父母的情绪稳定-苏小兵家庭教育

面对青春期“暴脾气”,很多父母的第一反应都是——又来了!一句话没说对,孩子立刻翻脸;一个小提醒,瞬间被怼得哑口无言。明明自己是满心关心,最后却把家里搞得火药味十足。其实,孩子脾气大并不可怕,真正难的,是父母被情绪裹挟后也跟着“炸”。而想要走进青春期孩子的心,第一步永远是:先稳住自己。

    一、孩子的“暴脾气”,不是针对父母,而是对世界的不懂
    很多家长都有一个误解:孩子发脾气,就是不尊重父母。其实多数时候,他们并不是在和你对抗,而是在和自己较劲。青春期的孩子激素水平大幅波动,他们对情绪的控制力远不如成年人。“我不知道为什么烦”“我也不想吼你”,其实是他们最真实的内心。

    他们不是不懂事,而是情绪来得太快,超过了他们的处理能力。父母越是把“发脾气”当成挑战权威,冲突就越升级;越能从背后看到“孩子其实是在求救”,你越容易做他情绪里的那根安全绳。

    二、父母情绪稳定,是孩子最强的“镇定剂”
    孩子脾气一上头,如果父母也被带着跑,家庭马上就变成“谁声音大谁赢”。可这种“战斗模式”,对孩子来说没有任何益处。你越吼,他越想反抗;你越激动,他越是关上心门。

    情绪学里有一句话:稳定的人,才能稳住别人。
    当父母能稳住自己,孩子才能在风暴里慢慢平静下来。

    比如:
    孩子摔门、吼叫时,你不急着回应,而是深呼吸三秒;
    孩子抱怨世界不公平,你不急着讲大道理,而是先点头一句“我听到了”;
    孩子因为一点小事发火,你不去反击,而是告诉他“我们先把情绪放一放,等你想说了我就听”。

    你不和他对抗,他自然也找不到继续激怒你的理由。

    三、父母先稳住情绪,是在给孩子做最重要的一课:如何管理自己
    很多家长以为教育就是讲道理、提要求,但其实孩子最深的学习来自“看父母怎么做”。当你冷静地处理冲突,孩子就会学习:原来情绪来时可以先停下来,而不是立刻爆发。

    你控制住自己的冲动,就是在教他们控制情绪;
    你不被孩子激怒,就是在教他们面对压力时的力量;
    你用平静回应怒气,就是在给他们示范成熟的沟通方式。

    青春期的孩子最需要的不是“说服”,而是“看见家长怎么做”。

    四、接住情绪,不等于纵容,而是让沟通有机会发生
    稳住自己不是纵容,而是为沟通创造可能。孩子情绪激烈的时候,你所有的话他们都听不进去,任何道理都像是耳边风。先让情绪过去,再谈问题,效果往往事半功倍。

    你可以这样做:

    • 延迟沟通: “我们都先冷静一下,等会再说。”
    • 描述情绪: “我看得出来你现在真的很烦。”
    • 给出选择: “你想现在安静一下,还是过十分钟再聊?”

    当父母愿意放下“控制孩子的执念”,孩子自然就更愿意靠近你。

    五、父母稳住自己,是为了让爱真正被孩子听见
    青春期最容易失去的,就是沟通与信任。孩子越长大,越容易觉得“父母不理解我”;父母越焦虑,越想马上纠正孩子。两边都急,冲突就不断重演。

    但当你稳住自己,你会发现孩子其实比想象中更柔软——
    他们生气后也会后悔;
    他们甩门也不是讨厌你,只是不会表达;
    他们说狠话也不是想伤你,只是情绪太满;
    他们大吼,却希望你能理解“他们也很累”。

    青春期的暴脾气,是孩子成长的必经之路;而父母的稳定,是他们走过这条路时最温柔、最可靠的底气。

    愿每位父母都能在孩子的情绪风暴里,先稳住自己,再温柔地陪孩子一起成长。

    © 版权声明
    THE END
   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
    点赞13 分享
    评论 抢沙发

   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

      暂无评论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