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孩子顶嘴时,父母先稳住自己,后面才有机会“赢回”孩子的心

图片[1]-当孩子顶嘴时,父母先稳住自己,后面才有机会“赢回”孩子的心-苏小兵家庭教育

当孩子顶撞的话语脱口而出时,几乎每个父母都会瞬间涌上委屈和愤怒——自己掏心掏肺为孩子好,换来的却是反驳与对抗。那一刻,很多家长下意识地就会拔高音量、指责孩子“不懂事”。

可冷静下来后你会发现,吼与指责不仅不能解决问题,反而会把孩子越推越远,让沟通的大门彻底关上。其实,面对孩子的顶撞,真正聪明的父母不会急着发火,而是会记住下面这几句话,在克制与理解中,化解矛盾,守住亲子间的温度。

第一句:“先停下来,听听孩子想说什么。”

很多时候,孩子的顶撞并不是无理取闹,而是他们在表达“我被忽视了”。
当父母忙着叮嘱、说教、安排时,孩子的委屈、不满、真实想法往往被压抑。于是,他们只能通过“顶嘴”这种方式争取表达的机会。

如果父母这时被愤怒左右,一味地指责“你怎么这么没礼貌”,孩子只会更抗拒沟通。
相反,如果父母能先按下“暂停键”,深呼吸,对孩子说一句:“别急,慢慢说,爸妈在听。”
这一句话,就能让孩子感受到被尊重,情绪也会慢慢平复。
倾听不是妥协,而是理解的开始。只有听懂了“为什么”,才知道该“怎么办”。

第二句:“孩子的顶撞,可能是成长的信号。”

从听话的小孩到有主见的少年,孩子顶嘴的背后,其实是“我想长大”的信号。
他们开始有自己的想法,会质疑父母的决定,会想主导自己的生活。
顶嘴,是他们表达独立的一种方式。

如果父母只看到“顶嘴”这一层,觉得孩子“翅膀硬了”,用权威压下去,只会让孩子学会伪装顺从。
但如果父母能理解——“他其实是在学着做自己”,心态就会完全不一样。
接纳孩子的顶撞,其实就是接纳他们的成长。孩子被允许表达,反而会更愿意沟通。

第三句:“我的情绪,我要自己负责。”

孩子顶撞时,父母之所以生气,往往是因为觉得“我被冒犯了”“我付出的爱没被珍惜”。
但这些情绪,其实更多源于父母自己的想法,而不是孩子真的“不孝顺”。

要记住:情绪要自己负责。别把“我生气都是因为你”挂在嘴边,那样只会让孩子愧疚、害怕,甚至更疏远。
你可以选择先冷静,比如去阳台透透气,喝杯水,让情绪过去再谈。
当父母能管好自己的脾气,也是在教孩子一件重要的事——情绪可以被管理,冷静沟通才有力量。

第四句:“比起‘赢了’孩子,我更想‘懂’孩子。”

很多父母在争吵时,总想让孩子“服软”“认错”,仿佛只有赢了,教育才算有效。
可事实是,你或许赢了这场“嘴仗”,却输了孩子的心。

孩子顶撞时,父母不妨问问自己:“我现在想要的是什么?是让他听话,还是让他明白我的关心?”
比起“压服”孩子,更重要的是“走近”孩子。
让他知道:即使有分歧,爸妈依然爱你、愿意理解你。
当父母放下“对错”的执念,孩子才会真正学会沟通,而不是防备。

第五句:“这次没做好没关系,下次我们一起改进。”

没有完美的父母,也没有完美的孩子。
有时候,父母情绪失控;有时候,孩子说了气话。
重要的不是追责,而是和解。

可以在冷静后对孩子说:“刚才爸妈语气不好,对不起。”
也可以引导孩子反思:“刚才那句话,能不能换种方式说?”
这样的交流,不是输赢,而是成长。

亲子关系就是在一次次误会和理解中变得更稳固。
当父母学会不以怒对怒,用理解回应情绪,孩子也会学会温柔表达、真诚沟通。

结尾:
面对孩子的顶撞,愤怒是本能,但理解才是智慧。
记住这几句话,不是纵容,而是教孩子用更成熟的方式表达自己。
比起让孩子一味“听话”,让他们在理解与尊重中学会沟通、学会成长,才是父母能给予的最好礼物。

© 版权声明
THE END
喜欢就支持一下吧
点赞12 分享
评论 抢沙发

请登录后发表评论

    暂无评论内容